杜勒斯與台灣命運:一代巨人留下台灣民主獨立的生機

作者: 王景弘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日期:2022/02/2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20元
玉山社
優惠售價
NT$324~359
商品編號: 978986294289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 規格
  •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沒有一個美國人比杜勒斯對台灣民主生存有更大的貢獻。」

    《舊金山和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幕後推手;

    建構台海戰略均勢與形塑台灣國際地位的關鍵人物。

     

      「台灣人(Formosan)有兩代享有不同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與中國沒有政治關係。」

      ——台美外交史上,美國首位訪台國務卿杜勒斯早在七十年前就如此定調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約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秉持基督精神、和平人道主義,堅持國際爭端必須和平解決──等待時機換取和平演變。因此他在杜魯門、艾森豪政府時代:

     

      ☮堅決反對中共加入聯合國,以圍堵政策嚇阻其勢力擴張;

      ☮主導《舊金山和約》,堅持日本只宣布放棄台灣主權;

      ☮促成《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將台灣納入自由世界第一島鍊;

      ☮以外交手腕力促台灣海峽非正式停戰,使台海維持現狀;

      ☮約束蔣介石不得以武力反攻大陸,形成有實無名的一邊一國;

      ☮力勸蔣政府以經濟發展為重,要求中國放棄使用武力解決爭端;

      ☮在關鍵時刻保障台灣安全,為台灣民主與建國留下生機。

     

      解密美國外交檔案,還原「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起源與真相,

      解剖美國首位訪台國務卿是如何為台灣埋下自主建國的命脈。

     

      ◆他以維持和平為第一要務,等待自然力量的演變──

      複雜的國際問題都不是短期內可以解決,需要耐性等自然的演變。杜勒斯深信,現狀不會永遠不變──它會隨時間演變──讓原本無法解決的問題變成可能。在此原則下,杜勒斯要求中共維持現狀,也要求國民黨政府維持現狀,等待和平演變。甚至力勸蔣介石確保「自由中國」生存為重,有一天中共政權發生像匈牙利一樣抗暴,蔣介石便可出面收拾殘局。

      

      ◆他反駁中共主張台灣是內政問題──

      杜勒斯曾直截了當的說過:中共從未統治灣,而台灣也不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實際上,台灣沒有繼續在日本統治下,完全是因為美國有實力把它從日本手中奪回。即使台灣地位有疑問,那也是美國從日本奪回,日本只宣布放棄對台灣主權,而此主權在對日和約並未處理,未讓渡給任何國家。因此,在台灣以某種方式處理之前,美國也可以對台灣有它的主張。

     

      ◆他堅決反對共產主義──

      杜勒斯認為那是無神論的恐怖主義,也相信違反人性的共產黨政權終會崩潰。他對共黨陣營的「大舉報復」及「戰爭邊緣」政策,目的都在嚇阻戰爭,保障自由世界安全與和平。圍堵是要讓共產世界自己內爆瓦解。

     

      ◆他只有「反共」與蔣介石的理念相合──

      杜勒斯曾勸蔣介石把國共之爭,視為自由世界反共戰爭的一環,準備長期整體作戰。但蔣介石名為反共,卻是墨守「漢賊不兩立」的中國觀念,把國共當爭權的內戰,是爭奪統治權的生死之鬥,而當蔣高喊口號,「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他只是在與時間競賽,心不在台灣;蔣在台灣的政權也沒有統治的正當性,要靠戒嚴與高壓控制。

     

      台灣有以美國總統羅斯福、麥克阿瑟將軍為名的道路,

      但對台灣命運影響至鉅的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卻連一座雕像都沒有。

     

      杜勒斯以外交手段設法保障台灣安全,挖空心思嚇阻蔣介石對中國的冒進攻擊,並經由國際法律觀點確認台灣與澎湖非中國領土,保障台灣現狀。杜勒斯深信,透過自然演變,台灣與中國會走向兩個不同的軌道。

     

      本書作者原為台灣媒體駐美國華府的資深特派員,經爬梳美國外交檔案與艾森豪回憶錄等資料,剖析杜勒斯的政治哲學與實質外交手段,是如何運用在美國對台灣情勢的評估與政策設計,以及他如何在公開談論與評論的意涵上,替台灣留下演變成新國家的生機。深入杜勒斯的生平作為,將有助我們理解台灣過去、現在,乃至於未來該如何安全生存發展。

     

    本書特色

     

      ●美國首位訪台國務卿,促成台灣澎湖主權不歸屬任何國家的倡議者。

      ●《舊金山和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定歷程的第一手資料。

      ●解密美國外交檔案,詳盡爬梳「台灣地位未定論」之初與事實真相。

      ●深入探知台海戰略均勢與形塑台灣國際地位的關鍵契機。

     

    真情推薦

     

      盧世祥,資深新聞工作者

      賴怡忠,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專文推薦

     

      譚慎格,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研究主任,美國退休外交官

      羅致政,立法委員,國際政治學學者

      蔡孟翰,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宏祥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共同推薦

     

    口碑好評

      本書敘述杜勒斯以靈活外交手腕促成《對日和約》,並為現代台灣民主與獨立奠定基礎。作者敏銳分析杜勒斯的性格、信仰和外交世家背景所展現的外交才能。作者鑽研美國對台灣外交政策史,本書是論述杜勒斯對台灣地位演變之貢獻的最佳著作。──譚慎格,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未來亞洲研究主任,美國退休外交官

     

      本書報導蔣介石政府所不欲台灣人知悉的台美關係祕辛,拆穿蔣介石蓄意欺瞞人民的反攻大陸神話,也道出蔣介石忘記杜勒斯的緣由。──盧世祥,資深新聞工作者

      回顧1950年代的外交政策討論,在今天就變得十分重要……在本書中除了閱讀歷史知識的興味外,更會發現濃濃的外交既視感。──賴怡忠,台灣智庫執行委員


    作者簡介

    王景弘


      1941年生,雲林斗南人。世界新聞專校畢業(1963);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士(BJ, 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1973);美國馬里蘭大學碩士 (MA,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1974)。歷任台灣新生報記者、聯合報記者、聯合報撰述委員、世新兼任講師、紐約世界日報主編、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台灣日報駐美主筆。現為自由時報特約撰稿人,從事美國東亞外交事務研究。

     


    目錄

    推薦序 永遠的台灣特派員 盧世祥
    推薦序 為了掌握現今台海的危機處境——論讀「杜勒斯與台灣命運」之必要 賴怡忠
    自序  蔣介石選擇忘記
    第一章 外交世家:祖孫割台與保台
    第二章 杜勒斯的哲學與國際觀
    第三章 脫日反共:主導對日和約
    第四章 反共保台:共同防禦條約
    第五章 結束戰爭:凍結現狀
    第六章 拖以待變:日內瓦會談
    第七章 談談打打:華沙過招
    第八章 約束蔣介石:達成事實停火
    第九章 結語:杜勒斯保住台灣民主命脈
    附錄 台灣的法律地位
    附錄 舊金山和約領土條款
    參考資料及書目 
     

    規格說明
    • ISBN:9789862942895
    • 叢書系列:玉山社.其他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